咨詢熱線:0574-86698516/4000574680
電 話:4000574680
傳 真:0574-86698516
郵 箱:nbztjc@sina.com
地 址:寧波市鎮海區毓秀路25號
網址 : www.palosonline.com
1、檢驗業人均年產值
結合彭志通先生的分享和我之前讀到的一篇文章,《為什么檢測行業從業人員的工資這么低?》他們都準確地揭示了檢測行業工資低的原因——行業人力效率低。
這不是你的理由,因為這個行業的人力效率太低了!
什么是人類效應?顧名思義,就是人的效率。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每個員工的人均產值,也就是說,我們這個行業的效率太低了。
從彭先生的年會報告數據也可以看出,環境檢測第三方到的年人均產值約為20萬元,導致行業普遍工資水平較低。
今年4月,SGS總裁杜家斌在南京科學儀器發展年會上也提到了這個話題。雖然檢測行業是科技服務業,但人均產值太低。即使是做的比較好的事業單位,人均產值也不過20多萬。一般來說,100人的事業單位年產值只有2000萬左右。對于20多萬人的效率,你可以自己計算出除去設備成本、折舊、租金、運營成本、營銷成本、股東回報等后,每年可以支付多少。
根據《中國檢驗檢測機構發展現狀及趨勢》(中國計量,2017,(8):29-32)提供的數據,2016年,中國檢驗業實現營業收入2060億元,全行業從業人員102萬人。簡單計算,年人均產值確實是20萬元。
讓我們來看看SGS,第三方測試行業的老大哥。根據互聯網上的相關信息,2016年SGS的收入約為400億元人民幣。按9萬人計算,年人均產值約44萬元。作為行業龍頭,SGS的人均年產值是行業平均水平的2.2倍。
5GS集團2016年度報告
·2016年,公司業績穩步增長,年收入59.85億瑞士法郎,按固定匯率計算,同比增長6.0%。
·調整后息稅前利潤為11.98億瑞士法郎,同比增長2.5%。調整后營業利潤達到9.19億瑞士法郎,同比增長2.4%。
·凈利潤為5.86億瑞士法郎,同比增長4.5%。
·全球有9萬多名員工經營著2000多家分公司和實驗室。
·作為全球經濟Z活躍的地區之一,中國的表現活躍穩定,繼續成為SGS全球業務的亮點。
那么44萬的年人均產值是多少呢?
在我的大a股中,創業板至少接近50萬股,SGS的44萬股僅是中小板中倒數第三?。?!是的,這是倒數第三個?。?!
既然行業領袖如此,難道真的只是因為人類效率太低?
2、 檢測行業費用
筆者從事環境監測多年,僅從這個角度,談一下檢測行業的收費問題。
相信廣東省全體同仁都明白,2018年廣東省環境監測費已維持22年。我們知道,無論測試項目多么簡單,都需要耗費人力和時間來完成,所以我們的問題非常簡單:
這么低的收費標準,怎么能提高年人均產值呢?
3、 論檢測行業的定價權
在中國開放第三方檢測市場之前,所有的環境、商品、食品等檢測都由國家職能部門承擔。為了減輕企業的負擔,我們可以認為,由于國家的補貼,定價一直很低。
如果用“消費心理學”來解釋這一現象,那么,為公眾消費檢測服務,屬于只能花很少錢的心理賬戶。
心理賬戶概念:我們將把錢分為不同的心理賬戶。例如,生活必需支出賬戶、家庭建設和個人發展賬戶、情感維護賬戶、娛樂休閑賬戶等,雖然這些賬戶都在一個大賬戶下,但實際上每個子賬戶都是獨立的。
音樂會前,損失了200元。大多數人在丟失價值200元的公交卡時選擇繼續觀看;大多數人在丟失價值200元的公交卡時選擇不去,公交卡是用來購買音樂會門票的。
相對于儀器行業上游的檢測行業
“我的氣相是40萬元。你可以按這個價格買,也可以不買。”
測試行業缺乏的是這種定價能力。所以很多同齡人都在開玩笑
“近年來檢測行業發展很快,但錢都是儀器公司賺的。”
作為一個技術產業,測試行業需要大量的高端技術,但低端技術的進入門檻很低,導致了很多低質量、低成本的競爭。
然而,由于政府管理落后,需要檢測服務的終端用戶不愿花大錢,目前的低成本競爭依然存在。
4、 如何獲得檢測行業的定價權
回到原來的問題上,要提高整個檢測行業的年人均產值,就需要在提高行業人力效率的同時,獲得檢測服務的定價權。我們不僅需要政府的正確引導,更需要全行業的共同努力,改變終端客戶固有的檢測服務理念,提高檢測服務的專業水平和質量。如何破冰,如何改革檢測行業,全憑定價權。
第三方測試給人一種良好的前景感。然而,第三方測試夾在政府和企業之間。多數情況下,企業只需要一份報告,而不是哪個檢測公司的權威,這就導致了一場嚴重的價格戰。當地政府也有保護政策。許多地方檢測公司更受環保和安全監管部門的認可。我一直認為第三方不能給出公正的報告。原因如下:許多檢測公司技術能力不強;樣品的采集和儲存不規范;出具不合格報告的被檢測企業肯定不會這么容易支付;檢測公司是政策餐。
我從2007年畢業,進入了環境檢測行業。我從鮮肉變成了一個中年油膩的叔叔。我也經歷了這個行業從無到有的發展。在我看來,這個行業并不是真正的第三方。它是一個受政策影響很大的勞動密集型服務業,所以你不能指望這個行業能像農業和金融領域那樣賺錢。但也因為政策的影響,這些年也在快速發展。未來5-10年,我國環保產業發展速度將加快,一些具體的環保產業方向將爆發式增長。對你來說,趕上這一波賺錢的機會或抓住機會登上頂峰相對容易。目前,這個行業還沒有特別好的公司。單就環境檢測而言,沒有特別大的公司。年營業額超過1億、20-30人的公司不多。每年數以百萬計的公司占多數,提供標準服務,沒有差異化。因此,低價競爭、惡性競爭和虛假數據屢見不鮮。正是因為這樣的形勢,各種投資紛紛涌入,也許一些公司會迅速崛起,走在前列。